松山湖创新科技园聚集了大量的高级人才和高新企业。资料图片
正业科技等大批高新技术企业在松山湖建造企业研发总部。资料图片
【期许】
当前广东正处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探索科学发展新路的关键时期,在招商引资过程中,要从过去的傍“资金”大款向傍“科技”大款转变。松山湖台湾高科技园经过一年的建设和完善,有了可喜的成果,令人鼓舞。希望科技园尽快建设成为东莞乃至广东省产业结构调整的示范平台,为加快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发挥更重要的辐射带动作用。——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汪洋
【构想】
东莞台湾高科技园写进省党代会报告是对我们的巨大鼓舞,东莞将坚持按照高起点规划、高水平招商、高效能产出的要求建设东莞台湾高科技园,重点发展高端电子信息、生物科技等战略新兴产业,使之成为东莞加快科技与产业融合的重要载体和实现高水平崛起的重大发展平台。——东莞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徐建华
东莞台湾高科技园现在利用的是台湾企业的概念,但将来面向的是全球,先把台资概念做起来。引入台湾高科技企业的主要目的,就是要利用台湾高科技企业的实力,台资企业在东莞有4000余家,台湾企业最大的特点是出口带动型战略。台湾企业的产品大量出口,在大陆的市场也越来越大,其设计研发中心也非常强,现在东莞也在打这个主意,想利用台湾企业的这种机制,实际上这与台资企业转型的路子也是一样的。————东莞市委副书记、市长袁宝成
驾车行驶在东莞松山湖高科技园区,但见绿树成荫、芳草萋萋、湖光潋滟,一栋栋设计感十足的办公楼和厂房点缀其间,让人很难将此情景与“东莞制造”的传统印象相连。园内有一块近7平方公里的地方,就是2010年11月才开园的“园中园”——台湾高科技园。
“总投资逾百亿元的东莞联胜(台资企业)触摸屏项目,是台湾高科技园的首个项目,将在11月份开始投产。预计11、12两个月,联胜项目就能实现24亿人民币左右的产值,2013年联胜项目的总产值将超百亿。”东莞市政府顾问、东莞台湾高科技园的动议人宋涛在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透露。
联胜项目如期投产,为台湾高科技园开了个好头。台湾高科技园已经明确将IC设计、生物技术两大产业作为主攻方向。据悉,目前台湾高科技园已经引进了十多家IC设计企业,预计5年内将聚集60家以上的IC设计公司,10年内超过百家;而在生物技术项目方面,多家美国、中国台湾等地的公司也有意向入驻。宋涛表示,10年后,台湾科技园生物技术行业的产值将达1500亿—2000亿元,成为东莞新的支柱产业之一。
台湾高科技园应运而生
东莞制造业的起步,与台资企业特别是台湾的电子信息制造业有着很深的渊源。在上一轮的制造业转移浪潮中,东莞抓住了机遇,成为台湾电子信息制造业产业转移最大的“接盘者”,大量台湾电子信息制造业落户东莞,成就了东莞全球电子信息产品生产基地这一“桂冠”。
然而,东莞电子信息制造业一直处在产业链中低端,绝大多数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如传统的鼠标、键盘、电源、机箱、板卡等,随着劳动力成本和原材料成本的上升,这些产业的利润空间越来越薄。推动东莞制造业转型升级,早在2008年金融海啸之前,就已经成为共识。2008年广东推出“腾笼换鸟”政策,东莞的产业升级就成为聚焦点。
转型升级势在必行,但如何转、如何升,各地要因地制宜,个性化发展。东莞的特色,就是与台资企业有着良好的合作基础。“最高峰的时候,东莞的台资企业多达6000多家,是台资企业落户内地最集中的地方。可以说,东莞的制造业与台湾制造业有着密不可分的血脉关系。”宋涛强调。因此,如何加大与台资企业的合作力度,引进台湾的高新技术,就成为东莞转型升级的一大突破口。正是基于这一考虑,松山湖台湾高科技园应运而生。
东莞台湾高科技园的诞生,离不开省委书记汪洋的大力推动。从2009年至今,汪洋“四会”台湾高科技企业代表团,倡导成立台湾高科技园,并向台资企业大力推荐,引来台资企业的积极响应。宋涛表示,东莞台湾高科技园并不仅仅以招商引资为目的,而是追求合作共赢理念,这也符合台资企业的诉求。
东莞市委书记徐建华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曾表示,过去东莞产业一直比较低端,满天星斗却缺乏明月。现阶段东莞经济工作的重心就是推进产业高级化。
近几年,东莞市都一直积极响应省里“腾笼换鸟”政策,积极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松山湖产业开发区自2010年9月升格为国家级高新区以来,更是力求打造成为东莞乃至珠三角的“科学发展示范区”和“转型升级引领区”,而作为“园中园”的台湾高科技园是重中之重。
中央台办、国务院台办主任王毅今年在北京会见广东省政府顾问、联电集团荣誉副董事长宣明智和宋涛时明确表示,东莞是传统产业集聚区,也是投资传统产业的台商集聚区。如果松山湖的台湾高科技园与台湾方面合作发展成功,也将是东莞产业转型升级的成功。
IC设计、生物技术双轮驱动
2010年11月21日,东莞台湾高科技园正式开园,这是东莞面向台湾高端产业的主题园区,也是粤台产业合作示范园区和广东省产业结构调整示范园区。联胜项目是首家入园企业,首期投资37亿元、总投资逾百亿元。该公司的触摸屏产品,主要供应给苹果、三星、诺基亚等巨头。
松山湖工委书记、管委会常务副主任刘宁在接受专访时表示,省党代会报告中提到东莞台湾高科技园很振奋人心,台湾高科技园是松山湖科技园的“重中之重”。“松山湖有望在年内成立专门的国有全资企业,密切与台企的合作,由此加快台湾高科技园的建设。”
作为与台湾高科技产业对接的平台,东莞台湾高科技园该如何选择产业发展方向?在这方面,台湾高科技园的管理层可谓殚精竭虑。
“我们没有跟风,先后否决了晶圆制造、高世代液晶面板、LED、光伏等热门领域,最后聚焦在集成电路(IC)设计、生物技术两大行业。这两大行业符合东莞产业发展的方向,且台湾在这两大产业上拥有全球领先优势。将这两大产业作为发展方向,符合台湾高科技园的定位。”宋涛说。
作为全球电子信息产品制造基地,东莞占中国IC市场用量的60%。但芯片主要依赖从国外进口,或者从国内其他地方采购,在芯片设计环节更是几乎空白,缺口很大。东莞对IC设计有着庞大的需求,而台湾在IC设计领域具有全球竞争力,因此,引进台湾的IC设计公司,对完善东莞电子信息制造业产业链,提升产业竞争力,无疑是一大捷径。
为加速IC设计产业的落户发展,东莞台湾高科技园积极与台湾IC企业接触。今年以来,已经聚集合泰半导体(东莞)有限公司、东莞晶宏半导体有限公司、东莞市泰斗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等近20家IC企业,同时盛群半导体等一批知名的IC设计公司表达了明确的入园申请。IC设计产业发展势头迅猛。
如果说IC设计是台湾高科技园未来5年重点发展的产业,那么生物技术则是未来十年的发展方向。宋涛告诉记者,“美国生物技术领先全球,很多台湾IT企业看准了这一趋势,纷纷向这一领域转型。台湾本土市场较小,因此十分看重内地市场。台湾高科技园将生物技术列为主要发展方向,得到了众多美国和台湾生物技术企业的响应。”
据悉,台湾科技园正积极推动生物科技产业投资基金的设立。已与台湾富鑫创投、台湾生物技术与医药工业发展推动小组以及宣明智等多家机构和投资人洽谈,探讨共同设立松山湖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基金。目前,已与富鑫创投、联电集团及进洲投资等台湾投资者达成明确意向,共同设立前期规模为1000万美元、远期规模为3亿美元的风险投资基金。作为两岸产业交流合作的平台,生物产业交流的良性机制已经初步形成。
积聚效应和溢出效应初显
推出台湾科技园的目的,不仅仅是将台湾高科技企业引进到东莞,还要借助台湾高科技企业的力量,在满足台资企业自身发展的基础上,推动东莞乃至珠三角的产业升级。宋涛表示,基于东莞现有的产业基础和未来的产业发展前景的判断,台湾高科技园在推动东莞产业全面转型升级中将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台湾高科技园将发展成为东莞未来的产业高地”。
随着联胜项目的启动,松山湖台湾科技园目前已经产生了相当的积聚效应。“产业要具有竞争力,必须形成产业链经济。一个重大项目落户台湾高科技园,往往会吸引众多配套项目落户,从而形成一个产业链闭环。”据宋涛介绍,目前,台湾高科技园已经成功吸引了数十家台湾和美国企业落户。“我每个月都要往台湾跑至少两次去谈合作,台湾的企业家也经常来松山湖,可以说双方的关系已经非常密切,接下来就是要加强合作出成果。”
除了积聚效应之外,作为重大产业平台的溢出效应,也开始显现出来。
以联胜项目为例,在这一项目带动下,很多新兴显示技术领域的高端人才汇聚东莞,并带动了配套产业(很多都是本土企业)与之配套,联胜项目的成功引进,将改变东莞目前高端显示产业上中下游发展极不平衡的被动局面,使东莞高端显示产业整体竞争力跃升至全国前列。
一家落户台湾科技园的台湾IC设计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相比其他产业园区,松山湖台湾高科技园的一大特色,就是双方追求合作共赢的理念。“在这个共同理念下,园区不会简单地将我们当做租户看待,园区的责任感会更强。”
“未来的台湾高科技园将在产业布局方面有所调整,这与原来大部分土地都用来发展高端生产制造环节的思路不同。”刘宁说,台湾园将以莞深高速为分割线,莞深高速以南主要承接高端电子信息产业和生物医药产业;而莞深高速以北的地块则拿来做研发、企业总部和配套。未来的台湾高科技园,将会被打造成为一个具有浓郁台湾特色、高科技含量和高环境质量的国际一流高科技园区,并将成为松山湖乃至东莞的一张靓丽名片。
刘宁透露,按照新的国际设计方案和松山湖管委会的发展思路,台湾高科技园中将建立起一座标志性建筑,而且将拿出一半的土地用来做研发和企业总部。“在资金上,除了靠政府财政,松山湖5年需要150亿左右的资金,不排除与台湾财团合作。”刘宁说。
■背景
此前,东莞制造是广东制造的代名词,而东莞制造的核心是电子信息制造业。前几年流传的说法是,东莞塞车,全球电子产品缺货。而东莞电子信息制造业又与台湾电子制造业有着密切渊源。正是早年承接了台湾电子制造业的产业转移,成就了东莞传奇。
然而,东莞的电子信息制造业主要以中低端产品为主,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随着原材料及劳动力成本的提升,以及土地资源的日益紧张,弊端逐步显现。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及2008年席卷全球的金融海啸,使包括东莞在内的珠三角外向型经济(以中低档制造业为主)遭受严峻考验。正是在这一背景下,以东莞为代表的珠三角“腾笼换鸟”政策出炉,产业升级成为大势所趋。
东莞如何推动“腾笼换鸟”,实现产业升级?因地制宜是必然选择。东莞与台湾制造业血脉相连,为东莞与台湾高科技产业的对接创造了条件,松山湖台湾高科技园应运而生,并被写入省党代会报告,一跃成为广东省重大合作平台。东莞台湾高科技园将IC设计、生物技术两大产业作为支柱产业发展,并期望这两大产业成为东莞转型升级的新引擎。
高定位带来新发展,如今台湾科技园正吸引越来越多的高科技企业落户,并逐步形成了积聚效应和溢出效应。围绕台湾科技园,一个全新的产业生态圈雏形已现。
■政策亮点
鼓励发展IC设计业
据宋涛介绍,目前松山湖台湾高科技园已经制定出台了一系列鼓励发展IC设计业的扶持政策和措施,这些政策和措施的力度在国内处于领先水平;由于发展生物技术是在今年6月份才明确下来,因此相关政策正在制定之中,随后将陆续出台。在鼓励发展IC设计业的诸多政策和措施中,存在以下多个亮点:
一、制订了《关于促进东莞松山湖集成电路产业发展暂行办法》及实施细则,给予IC公司力度强、涵盖广、审批快的政策。
二、成立专项基金,扶持高科技企业发展。
三、储备IC产业高端人才。经该局联络和组织,管委会与台湾交通大学正式达成人才培养合作,将为留学台湾交通大学的大陆研究生提供奖学金。同时,管委会与台湾最大的IT考试认证机构台湾电脑技能基金会达成合作,将整套引进该基金会的考试认证机制。
四、完善松山湖集成电路设计服务中心(简称ICC)功能,强化ICC的孵化功能,增强与国内外IC企业及行业组织的交流,主动走出去开展交流对接和招商推广等活动。
信息源:南方日报